红星资本局12月13日消息,12月11日至12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,分析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。 12月9日,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,这在历史上是首次提出。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给出了具体安排,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、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适时降准降息等系列政策组合拳。 需要强调的是,会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调与以往有较大不同,提出明年要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。自2008年以来,我国财政政策定调一直都是“积极”,自2011年以来,货币政策的基调一直都是“稳健”,只在2009-2010年之间为“适度宽松”。 多位经济专家指出,此次会议对政策基调作了调整,预示着明年的政策力度将会明显加大。 会议提出,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动性充裕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,创新金融工具,维护金融市场稳定。 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,则是重大变化。 “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是14年以来首度重提。业内专家认为,预计明年央行将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准。 央行行长潘功胜12月2日在2024年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的开幕致辞中也表示,“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,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。” 随着货币政策基调由“稳健”转向“适度宽松”,预计央行降准、降息和结构性政策工具规模都将随之加大。而“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,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的表态也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。 从实践看,自1993年以来,我国的货币政策基调由紧到松依次可划分为“适度从紧”“稳健”“从紧”“适度宽松”等区间。自2001年以来,央行只在2009年-2010年期间使用过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。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红星资本局表示,本次会议正式将货币政策基调由“稳健”调整为“适度宽松”,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会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适时调整。“宜松则松,宜紧则紧”,这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 他预计,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综合运用各类公开市场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为经济运行创造适宜友好的金融环境;预计明年降准降息将会择机展开,全年或降准100bp左右,降息30-40bp左右。 温彬认为,将引导和激励信贷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转型优化;继续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,提升利率之间的协同联动,提高通过政策利率调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精准性和有效性。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,2025年全年有望降准1个百分点左右,释放近3万亿元以上流动性。 同时考虑内外部因素影响,降息幅度可能与2024年相当。目前银行净息差面临一定压力,2025年再度实施更大降息风险相对较高,且利率工具需要为将来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,预计全年降息可能在40bp-50bp左右。 连平认为,有望进一步提升现有结构性工具的额度与使用率,持续发挥结构优化作用。“目前,十余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已超过7.5万亿元,为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提供了较好的金融支持。2025年可能会延续使用即将到期的两项绿色金融工具,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工具额度,持续发挥结构优化的作用。目前部分工具使用率较低,2025年会着力推动商业银行加大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。”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院院长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罗志恒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工具箱仍会进一步充实完善:一方面,调整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,“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”,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,将其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另一方面,或将适当收窄利率走廊的宽度,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。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 |